随着康恩贝的退出,中国直销企业数量已缩减至86家。自2019年商务部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备案等事项以来,目前已经有5家企业(雅芳、权健、好当家、三株福尔、康恩贝)退出直销行业。业内普遍认为,当前仍有不少已拿牌企业完全停止了直销业务,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企业选择退出。
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广泛讨论,有人觉得“直销牌照已失宠,直销会成为时代的产物”,也有人认为这是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么,直销企业频频退牌,对直销行业来说是好是坏?
有利方面
1.优化行业结构:直销行业的繁荣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企业的活跃程度。对于那些无心或无力运作的直销企业来说,退还直销牌照有助于优化行业结构,使行业资源更加集中于有能力和意愿经营的企业,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2.完善退出机制:直销企业的退出机制是行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完善的退出机制有利于提升直销行业的流动性,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3.减少市场乱象:当直销企业无力做好直销业务时,直销牌照可能会被滥用,成为企业变现的一种方式,如通过挂靠等行为扰乱市场。企业退牌可以有效减少这类市场乱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4.促进行业规范:企业频繁退牌会引起监管部门对直销行业的更多关注,推动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加强对直销行业的动态监管,明确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行业秩序,为合法合规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5.推动行业转型创新:退牌现象会促使现存直销企业反思自身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的步伐,探索与电商、社交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的融合,推动直销行业向更现代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不利方面
1.投资者信心下降:频繁退牌会让投资者对直销行业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产生疑虑,导致投资意愿降低,减少对直销行业的资金投入,影响行业内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的扩张。
2.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消费者可能会对直销行业产生不信任感,认为该行业不稳定、风险大,从而持观望态度,减少对直销产品的购买,进而影响行业的市场规模和销售额。
3.负面舆论扩散:频繁退牌可能被公众解读为“行业崩盘”,加剧对直销模式的污名化,连带影响合规企业的市场拓展,影响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影响行业发展: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如果大量企业选择退牌,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缺乏足够的企业数量和活跃度,行业可能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从而制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直销企业频频退牌,是政策监管、市场规律与消费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现象对直销行业既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未来,直销行业能否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接下来是否还会有直销企业退出?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