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论剑】2006直销的喜与悲(二)
2007-03-02
来源:分销时代
编辑:liwei

  2006年是我国《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并实施后的第一年,两部法规的出台对维护正当直销活动、打击非法传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提供了法律保障,使直销业在法律上享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标志着政府对直销从此开始进入法制监管的时代。对于直销员来讲,他们也有了判断直销企业、选择直销企业的依据和标准,有了识别正当和不正当、合法与非法的武器。对消费者而言,两《条例》的出台更是切实地保护了他们的利益。此外,两部法规的颁布结束了中国直销业长期鱼龙混杂的局面,使行业良性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也标志着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时至今日,距离两《条例》的出台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中国直销法规化的第一年里,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成型的条款推出后,其所站的立场、所要维护的利益,或者说试图达到的目的,是大家都很清楚的。站在这个层面上,直销行业目前无论处于怎样的位置和状态之中,我们都应该感到欣慰。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过于明确的绝对目标,使得两《条例》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必然地呈现出了矛盾和尴尬的另一面,而这些矛盾与尴尬在直销元年里也一一凸显了出来,它让这件可喜的事情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悲剧意味。

  牌照:期待与落差

  可以说,直销牌照在2006年经历了从“沸沸扬扬”到“不过如此”的过程。目前的中国直销企业几乎都在思忖着同样一个问题:牌照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首先,获批直销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取得如期效果。当业界人士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获批企业时,却没有一家的表现令人们众望所归。在2006年里,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并没有因此而风调雨顺,其经营状况、人员流动等也没有比未获批企业的情况更好。其次,即使是获批的直销企业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家企业拿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整改方式,或是制定出了一个既遵守两《条例》规定又符合中国国情、利于经营的方案。再次,即使批准也被圈禁。获批直销企业中,除了雅芳以外,其余没有任何一家不受到区域限制,连安利、完美等大型外资直销企业都如此,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牌照”和“效益”相当于“左手”和“右手”,如果说“左手”和“右手”总会失去一只,那么“牌照”的分量当被减少砝码。最后,即使获批也有被摘掉的可能。珍奥牌照从获批到摘取相隔仅仅不到两个月,这件事让众多拿到牌照或是没有拿到牌照的企业心有余悸,而这张看似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得到的“牌照”因为摘取之随意、摘取理由之堂皇,让大家对此又少了几分敬畏与重视。

  企业:夹缝与生存

  在直销立法的第一年里,直销企业是过得相当难受的。由于《条例》的高门槛设定使得得不到批准的企业很多,绝大多数的企业面临4条出路:一是与合法直销企业合作;二是转入国际市场;三是关门歇业;四是转入地下操作。而最后一种方式就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选择的。首先,有牌的直销企业要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特色,没有太大可能与未拿牌直销企业合作;其次,转入国际市场需要强大的实力,在国内都没有实力的企业,要想到国际上发展肯定更加困难;而不管选择怎样的方式,不会有哪一家企业是愿意关门歇业的。于是许多在这个时期存在于中国市场的、没有准入证的直销企业因为生存艰难,采用迂回战术和暧昧的营销模式,其中一大批企业转入了地下无照经营,或者根本不讲直销搞无证经营。

  另一种比较突出的情况就是不管有没有拿到牌照的企业,其实都没有弄清政府管理直销的思路。当政府的两《条例》出台以后,很多企业仿佛一下子就找不到经营方向了,它们只能在朦胧中看到一个大的指示标,于是通过自己对这个指示标的理解,渐进式地调整自己的运作方式和运营策略。但在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上时,企业却仍然不明白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哪些“做得”、哪些“做不得”,于是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不同的状态,就好比自觉或不自觉、情愿或不情愿的“低调”。而在政府眼中,国家的政策并不暧昧。在重新构建行业秩序的时候,国家思考的是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担负起构架这个行业健康运营秩序的责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会有一批企业崛起,也会有一些企业退出。

  最后就是非法传销企业恶性炒作的行为没有得到遏制。本是以规范行业为出发点的法规,却让不规范操作躁动一时。都说2006年的“传销之风”并不亚于1998年前,最突出的就是滚动、拉人头和基地、据点式传销,这些传销活动今天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其中包括一些在中国政府封杀传销后,仍准备进入中国直销市场的境外企业,有觊觎这块市场而拉班组台的新直销企业,有近几年兴起的搞网络传销的企业,还有想趁最后机会“捞”一笔的,妄图在国家肃清行业之时浑水摸鱼的,有无路可走、破釜沉舟的,有欲罢不能的……在直销立法元年,它们却开始再一次充斥在直销市场的角落,让法规陷入一定程度上适得其反的尴尬中。

  个人:艰难与成长

  在直销元年,不仅直销企业难受,直销从业者的生存环境也是非常艰难的。大部分直销从业者从《条例》出台以后,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就开始失落起来。在过去几年中,他们对直销的理解有一个基础的概念,有一个行为习惯,如今这种行为习惯和基础概念受到挑战,而且面临必然的改变,心里当然会失落,这是人之常情。

  由于两《条例》的出台,部分企业政策朝令夕改,部分领导者思考事物沉底,不伦不类、虎头蛇尾;正规与不正规、合法与不合法的企业似乎都在经营……加之《直销管理条例》的高门槛设立和直销牌照的颁发标准模糊,所有这些,好比一个被无限放大的原点,在所有直销从业者中形成一种灾难性的意识:中国直销业到底存不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未来的中国直销业是什么样?中国直销离开放多层次还要多久?

  受直销市场纷繁复杂的影响,在2006年里,直销从业者也相应呈现出了其“多态”的局面。有的觉得政府除了大致方向,其实并没有真正给出一个明辨“正确”与“不正确”的窗口,他们看不清政府管理直销的思路,于是或徘徊不前或望门投止;有的觉得中国直销取消了团队计酬和多层次模式,肯定是无望了,于是转入灰色经营欲图“捞”得最后一笔;有的开始大肆搞炒作,CEO炒老板、老板炒CEO等等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有的看到自己企业正在面对《直销管理条例》要求下转型的阵痛,而往什么方向转?如何转?在转的过程中又如何做到既不触及“政策红线”又能保持市场活力?于是开始迷惘困惑、驻足观望……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一年里许多直销员也得到了不小的成长,并且已经越来越理性,他们不再仅仅以是否获牌为标准去评判或选择一个企业,更多的人会综合衡量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当然拿牌是重要的参考标准,但它绝对不是惟一的。

  任何一种改变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中国直销业的开放也一定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这个渐进式的开放过程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时间概念。我相信,直销的管理规则更进一步修整和完善也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步骤。

  • 联系电话:010-82330198

Copyright2007@CDSP.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专业网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1628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逸峰律师事务所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09114780号-3 营业执照  图书经营许可证 书店

版权规北京海畴所有